蜀学
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蜀学是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等人创立的学术思想体系或学派。因“三苏”皆为蜀(今四川)人,故称“蜀学”。亦称“苏氏蜀学”。

“三苏”遍读五经诸子之说,又吸取老庄道家道教学说和佛教禅宗教义,形成“三教合一”的思想体系。从元祐元年九月司马光病亡,支持司马光的学者们开始分裂。苏轼、苏辙、吕陶等被指为“蜀党”,其派学说亦被称为“蜀学”,蜀学学派正式创立。蜀学弟子甚多,著名者有: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苏门四学士

随着王安石新学的废止,蜀学与洛学的矛盾日益突出,形成了长达七年的“蜀洛党争”。蜀党以苏轼为首、吕陶等为辅,洛党以程颐为首、朱光庭为辅。

司马光门下刘挚刘安世等人的学派,则被称为朔学,处于洛学与蜀学之间。